化学与材料学院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治
    • 思想教育
    • 组织生活
    • 支部活动
    • 工会工作
    • 规章制度
    • 党史学习
    • 师德师风
  • 师资队伍
    • 教职工
    • 教授/副教授/讲师
    • 专业/教研室
    • 人才项目
    • 研究生导师
    • 实验技术人员
    • 离退休教师
    • 荣誉及奖励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硕士生培养
    • 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 实践教学
    • 创新创业
  •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学术活动
  • 团学工作
  • 就业工作
  • 校友之家
    • 校友名录
    • 院校友会
  • 审核评估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治 思想教育 组织生活 支部活动 工会工作 规章制度 党史学习 师德师风
  • 师资队伍
    • 教职工 教授/副教授/讲师 专业/教研室 人才项目 研究生导师 实验技术人员 离退休教师 荣誉及奖励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硕士生培养 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
  •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学术活动
  • 团学工作
  • 就业工作
  • 校友之家
    • 校友名录 院校友会
  • 审核评估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教学工作
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吉林大学李文教授做客化学与材料学院建院五十周年暨化学学科、材料与化工学科建设系列讲座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10月29日上午,化学与材料学院在理工楼523室举办了化学与材料学院建院五十周年暨化学学科、材料与化工学科建设系列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吉林大学李文教授,他作了题为《肽基仿生水下胶粘剂的构建与生物应用探索》的报告。本次讲座由学院无机化学学科带头人王斌副教授主持。学院青年教师和化学专业研究生参会。

1.png

王斌主持演讲

在讲座中,李文教授主要介绍了天然水生附着生物如贻贝、藤壶等分泌的蛋白水下胶粘剂不仅是基础仿生研究的范例,也在临床止血,破损组织的闭合,体内植入物表面涂层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理解水下粘附机制,优化材料在湿态及生理环境下的粘接性能,创建生物相容性好、易于降解的材料体系是仿生胶粘剂领域关注的重点。从基础研究讲,寡肽具有与天然黏性蛋白组成相同、简单结构、序列可控的特点,是研究水下粘接机制的简化模型。从应用研究来看,寡肽分子具有设计组装灵活、可化学合成、生物相、可降解等特点,是构建生物医用胶粘剂的理想之选。然而,寡肽分子缺少蛋白质或高分子的物理缠结能力,难以提供有效内聚力等缺点极大限制了其发展。李文教授还介绍了课题组在寡肽及天然蛋白基仿生水下胶粘剂的设计规律与合成策略,材料体系拓展,粘接性能调控及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强调超分子交联策略在构建寡肽水下胶粘剂,生物组织黏附与材料开发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2.png

李文教授作报告

3.png

讲座现场

报告人简介:

李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吉林大学唐敖庆领军教授,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2006年获吉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于当年留校任教。200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0-2011年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晋升为教授。现兼任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青年委员会委员,polyoxometalates期刊青年编委,polymers编委。研究方向:寡肽/蛋白质组装与生物活性材料:围绕短肽/蛋白质组装过程与机制,组装体表/界面性质,生物活性材料等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发展了系列纳米抗菌肽,肽基仿生水下胶粘剂和医用胶水,植入式柔性电子器件与柔性储能等新材料。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Funct. Mater., Biomaterials, CCS Chem., Nano Letters, Adv. Healthcare Mater., Biomacromolecules, Chem. Eng. J., J. Mater. Chem. A 等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70余篇,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13项,部分成果实现技术转让。

4.png

讲座海报


上一篇:

我校承办的教育部民族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顺利召开

下一篇:

我院2023级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顺利完成

Copyright © 2023    书记邮箱:geriletu@imun.edu.cn    院长邮箱: liujinghai@imun.edu.cn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 通辽市 科尔沁区 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旧网站链接
电话:0475 0000000邮编:028000
官方微信